返回顶部
首页
行业 | 信息 | 工具 | 笔记 | 成语 | 英语 | 大小写 | 古典 | 诗词 |

 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 热点排行 详细信息
智力退化至3岁!年轻人患“脑膜炎”病例为何频发?
2025-11-13    阅读量:29892    新闻来源:互联网     |  投稿

  “熬夜刷手机”“作息昼夜颠倒”,正悄悄击垮许多年轻人。

  日前,话题“30岁小伙长期熬夜智力退回3岁”登上社交平台热搜,频发的年轻患者病例为我们敲响警钟。

  近一个月内,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已连续收治8例脑膜炎患者,他们的平均年龄仅26岁,最小的患者甚至只有16岁。

  熬夜刷手机

  25岁夜猫子“刷”出脑膜炎

  25岁的小李(化名)每天刷手机视频到凌晨三四点。今年10月,她出现发热症状,体温最高达38℃,还伴随持续头胀。有时候明明没温度,但头依然很胀。起初,小李以为没休息好,直到发热持续超过一周,才来到医院。

  脑部磁共振报告显示其“双侧额颞部脑膜稍增厚伴强化”,提示脑膜炎。经5天抗病毒治疗,小李病情好转出院。

  习惯性熬夜患“脑膜炎伴脑炎”

  智力退至3岁水平

  与小李相比,30岁的宁波小伙小张(化名)病情更为凶险。他平时晚上没事喜欢打游戏,有时一玩就到了凌晨

  直到有一天小张因没去上班,被发现在宿舍高烧不退、言语不清,随即被送往医院。

  送医途中,小张病情急剧恶化,转至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时已陷入昏迷。经检查,小张确诊“病毒性脑膜炎伴脑炎”,这意味着他不仅脑膜发炎,脑实质也受到感染

  经治疗,小张虽脱离了生命危险,却留下严重后遗症——智力退至3岁儿童水平,生活完全不能自理

  熬夜

  为何会诱发脑膜炎?

  为何看似平常的“熬夜玩手机”,会让年轻人患上脑膜炎?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钱国清解释,这与“血脑屏障”和免疫力密切相关。

  血脑屏障是大脑的“保护罩”,能阻挡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进入颅内,虽然熬夜本身不足以致病,但这一不良习惯会破坏这层“保护罩”。

  🦠长期熬夜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,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,病原体更容易突破屏障入侵颅内

  🦠熬夜会使免疫细胞活性降低,人体抵抗力下降,原本存在于呼吸道、消化道内,与人体共生的病原体,会在免疫力薄弱时“兴风作浪”,引发感染。

  🦠长期熬夜还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,进一步削弱身体对感染的抵抗能力。

  在常见的脑膜炎致病病毒中,疱疹病毒最为多见,其次是肠道病毒。这类病毒引发的颅内感染,轻症患者经及时抗病毒治疗,通常5-7天即可好转,不会留下后遗症。

  但如果拖延治疗,甚至会引发脑炎,可能出现癫痫、肢体偏瘫、尿潴留、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后遗症,恢复时间长达3-6个月,甚至影响终身。

  早期像感冒

  警惕脑膜炎这些症状

  不同类型的脑膜炎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症状。但几乎所有类型的脑膜炎都会引起以下症状:

  发热、头痛和颈部僵硬(下颌难以降至胸部),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、食欲减退、乏力、嗜睡、反应迟钝等症状。不过,老年人或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可能不会出现颈部僵硬或发热。

  预防脑膜炎,关键在于日常的健康生活习惯

  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长期熬夜,每晚保证7-8小时睡眠。

  加强营养,注意均衡饮食,适当运动,增强体质。

  注意个人卫生,尤其是手部清洁,避免用手触摸口、鼻、眼睛等部位,防止病毒进入体内。

国家应急广播提醒

熬夜人群不要过度恐慌

但若出现不明原因的

发热、头痛、呕吐等

应及时就医排查颅内感染

尽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

来源: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

【编辑:王琴】
标签: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中网沥青(sinoasphalts.com)无关。本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一周内进行,以便我们及时处理。客服邮箱:23341571@qq.com | 客服QQ:23341571
全站地图 | 二级目录 | 上链请联系业务QQ:23341571 或 业务微信:kevinhouitpro